审定编号:鄂审稻20200075
品种来源:用“黄华占”为母本、“鄂丰丝苗”为父本杂交,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,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中稻品种。
产量表现:2018~2019 年参加湖北种业创新测试联合体早熟中稻组区域试验,两年 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49.71 公斤,比对照黄华占增产 8.53%。其中:2018 年亩产 640.67 公斤,比黄华占增产 7.49%;2019 年亩产 658.75 公斤,比黄华占增产 9.55%。
米质主要指标:米 质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测定,出糙率 79.1%,整精米率 67.2%,垩白粒率 5%,垩白度 1.3%,直链淀粉含量 14.5%,胶稠度 65 毫米,碱消值 6.0 级,透明度 1 级,长宽比 3.3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。
特征特性:株型适中,植株矮,分蘖力强,生长势较旺。剑叶长挺。穗层整齐, 中穗型,谷粒长形,稃尖无色、无芒。区域试验中株高102.9厘米,亩有效穗26.1万, — 77 — 穗长23.6厘米,每穗总粒数150.3粒,每穗实粒数127.0粒,结实率84.5%,千粒重22.31 克,全生育期113.5天,比黄华占长2.3天。
抗性:病害鉴定为稻瘟病综合指数2.0,稻瘟损失 率最高级1级,抗稻瘟病;白叶枯病3级,中抗白叶枯病;纹枯病5级,中感纹枯病; 稻曲病5级,中感稻曲病。耐热性3级,耐冷性3级。
栽培要点:
1.适时播种。5 月中下旬播种,大田一般亩用种量 3.0 公斤,播种前宜 用咪鲜胺浸种。秧苗 3~4 叶期及时查苗补苗。
2.科学除草。播种前 5 天、播种后 3 天、秧苗 3 叶 1 心期和分蘖期及时除草。
3.科学管理肥水。施足底肥,早施追肥,增 施磷钾肥和锌肥、硅肥,适当控制氮肥。一般亩施纯氮 11~12 公斤,氮磷钾比例为 1:0.5:0.8。秧苗 1~3 叶期保持田面湿润,秧苗 3 叶期后浅水勤灌,促根壮蘖,分蘖盛 期及时晒田控蘖,孕穗至抽穗扬花期保持深水层,后期干干湿湿,直至黄熟。
4.病虫 害防治。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,大田注意防治稻曲病、纹枯病、 稻瘟病、白叶枯病和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适宜范围: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早熟中稻种植。